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
文章于 2021年2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大清翻车指南 - 5

FoYaoTiaoQiang 佛要跳墙 2021-02-21

08

找钱是个技术活

 

本章开始革命重头戏 -- 造反。这部分属于技术指导,会比较枯燥,大家见谅。

 

因为上一节岔开正题太远,我们稍微回顾一下。

 

三波人:庙堂之上,汉臣侵蚀满清权力;江湖中,会党势力流窜全国;而那些被认为“秀才造反”的书生们,提着脑袋想要“驱逐鞑虏、建立民国”。


怎么驱逐呢?之前讲了三大招中的鼓吹、刺杀,从本章开始,正式进入了深水区:造反

 

毕竟相比之下,前两者只能算作小团队作战,声势不小但作用有限。真正的大招,还得靠传统办法。

 

造反,就是颠覆,就是打倒建制派,就是以卵击石、以小博大,就是大卫对歌利亚,就是资源少玩阴招,就是有啥用啥,就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…...没理解的我再强调一下,一切可团结的力量。

 

自古“书生造反、十年不成”,非常能体现这项运动的技术门槛。毕竟起义是个群体运动,光靠嘴炮是不够的。要成功,需要三大硬件:钱,武器,人

 

大家不容易理解的话,换成创业就明白了,叫做拉风投、搞技术、搭组织。革命党就像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,刚开始主要是两方面不行,叫做“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”。


从谭嗣同以身殉国到辛亥革命的13年间,各门派革命党起义29次、失败29次,完全是年年打脸的节奏。

 

当然,这也没啥丢人的,所有的大佬都是从“啥也不懂”一点点熬出来的。革命党熬啊熬,熬的周身是刀,老练无比。接着,这些技能又被TG继承衣钵发扬光大,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路子。

 

TG先按下不表,对老孙这帮人来说,最牛逼的是,他们革到后面,居然成功搞出了庙堂、会党、书生三大势力围剿满清的喜人局面,硬生生把造反搞成国民运动,也可以说非常励志了。


我们一件件来说啊。

 

首先,是造反的第一需求:银子,也就是拉风投。

 

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天地会优秀后代(洪兴勉强算是天地会的一支)蒋天养先生的著名发言 —— 要成大事,有三个条件:第一是银纸、第二是银纸、第三还是银纸。这一听就是过来人,清末革命党,第一难题就是:银纸哪里来。

 

 

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,理想中,你是觉得革命自带黄河大合唱的BGM,去了就是斗志昂扬、刺刀见红;现实是刚参加革命,领导就塞个碗,说你到马来西亚化缘去吧,今年的KPI是1万美刀。


干的活儿除了抓到要杀头之外,跟996福报没啥区别。

 

化缘,是最重要的革命工作。说难听点,创业公司CEO可以不懂技术(比如马爸爸)、脾气暴躁人见人怕(比如强东哥),但要是拉不到风投,那就真的屁用没有了。

 

大家不能深刻的理解这一点,就不能理解为孙大炮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。毕竟作为一个“远程革命家”,老孙辛亥前大部分的时间都流亡海外,一线都是郑士良、黄兴这些人在操作,要是贡献不大,前线怎么可能服气。

 

简单来说,孙前辈搞钱的足迹遍布五大洲,对象上至列强政府,下到海外农民工,基本就没有他摸不到的。社团风投他一个人搞定了一半,具有很强的不可取代性。

 

为啥只有他有这种特殊能力呢,除了口才好、跑的勤、脸皮厚这些创业公司CEO的必备技能之外,老孙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资(圈)源(子)。

 

其他革命党要不是混国内圈的,比如黄兴是个秀才,当年跟着谭嗣同、毕永年他们混,所以跟两湖黑社会很熟悉;要不就是日本圈,比如复兴会陶成章那一伙几乎就是个留日学生会。这两个圈子固然不错,但都是穷圈子。


而我们孙先生则洋气多了,是列强圈、富商圈、基督圈、华侨圈。


并不是要卖会员了,请大家放心

 

孙先生从小家贫,在广东也就读了点半吊子私塾,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就那么回事儿了。结果天降大任,他哥哥孙眉跑到夏威夷(当时还没有被美国吞并)开荒,屌丝逆袭成巨富,居然成了“茂宜岛王”。


所以孙中山12岁就被接到檀香山读国际学校去了,对华侨和西方社会那一套非常熟悉。

 

后来他因为入基督教的事儿跟哥哥大吵一架,辗转到香港学医。那年头学西医就跟15年前读MBA似的,妥妥的金领,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上流社会。


学成之后一度在广州悬壶济世,类似于羊城张文宏。本地富商显贵认识了个遍,路子非常粗。

 

同时孙大炮是个犟骨头,虽然家人反对,但最终还是在香港受洗入教,成了全球第一大社团的一员。领路人喜嘉理,隶属美国公理会。通过这层关系,他和基督圈、英美圈也非常熟悉。

 

三者叠加,英文好、路子野、擅长满世界圈粉,人称环球大V,绝对是反贼中的明星。


对于先行者,这几个圈子可以说物尽其用。用极简的方式来说,可以认为是:行医掩护、耶哥救命、华侨捐钱

 

孙文第一次社会实践,1895年广州起义,就是他在政府的眼皮子底下搞出来的。显然,当时大家普遍认为留洋名医孙大夫,年入百万,权贵家里进进出出,前途一片光明。虽然有点愤青,但说白了那年头谁不抱怨几句,完全不奇怪。

 

结果孙大夫居然纵身一跃,一举成了孙反贼,简直亮瞎当局狗眼,行医掩护工作满分。

 

当然,广州起义本身组织的一塌糊涂,没开工就流产了,还折了一个结拜兄弟陆皓东。老孙(那个时候还是小孙)因此流落海外,走上了被清朝全球通缉的道路。

 

严格来说,这场起义基本没啥影响力,出了广州估计都没人知道了。但搞笑的是,老孙身兼:广东人、基督徒、造反三大关键词,分分钟让人想起洪秀全,搞的迷信老太太慈禧老太婆夜不能寐,誓要斩草除根。

 

这就导致了一年以后,他在伦敦到处溜达找新思路的时候,居然被绑架进了大清使馆。如果大家不理解这意味着什么的话,可以重温一下2018年重大新闻:记者贾迈勒·卡舒吉分尸案。



卡舒吉算是沙特阿拉伯的著名反对派,跟王储小萨勒曼不对付,一直流亡海外。按照21世纪的文明玩法,对付这种人顶多嘴炮呛回去,一般不太好意思直接下黑手。


结果,他18年去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馆办结婚证时,居然被绑架、然后直接在大使馆被肢解了。石油骆驼国流氓的一逼,简直是梦回大清了。

 

这种事儿如果出在伊朗,恐怕非搞出新一轮制裁来不可。结果干爹美国考虑到和沙特的特殊利益关系,川皇果断决定讹诈一把现金就算了,其他当做没看到,毫不在乎碧莲被抽的啪啪响。

 

 

孙文伦敦大使馆被绑架,就是122年前的卡舒吉事件。不出意料的话,跟美国一个尿性的大英帝国会装作没看见,然后老孙被当做精神病人运回北京,菜市口千刀万剐了事。

 

关键时刻,耶哥出马。老孙先用自己基督徒的身份说服(兼贿赂)大使馆杂役科尔给老师康德黎(也是基督徒)传消息。


目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,他把满清抓自己比做土耳其MSL野蛮人迫害亚美尼亚基督徒,把科尔感动的一愣一愣的。

 

你看,谁说懂历史没用,关键时刻还能救命。

 

他老师康德黎知道后把大英帝国的外交部、警察局跑了个遍,眼见官僚们动作缓慢,又直接把这事儿捅到了《泰晤士报》。各种压力下,英国政府只好介入,终于成功救出了小孙。耶哥救命工作满分。

 

这事儿还没完,孙中山脱险后,根据这事儿写了本书《伦敦蒙难记》,火了一把,成为全球革命大V,类似于“清末格瓦拉”那种,引来了包括宫崎寅藏在内的各路好汉,真是“信耶哥,得永生”。


这个故事说明,老太婆封建迷信害死了大清、凡事太执着会怕啥来啥、老孙心诚则灵上演现实版出埃及记、文学能力和历史知识需要普及,真是一个有多重教育意义的好故事。

 

《十月围城》里,陈少白送给李重光的书就是这本

 

当然,外国宁给孙中山戴戴高帽、赞扬一下他无畏的精神是可以的,但不能谈钱。以列强的精明,一眼就看出孙中山“创立民国”这破项目ROI为负,果断拒绝了出钱入股的提议。

 

那么谁才是有钱、还愿意砸钱的呢?爱国华侨。南洋、美洲爱国华侨的钱袋子,撑起了清末的革命事业,其中又以南洋华侨为多。

 

现在我们说起南洋,通常反应是:出国第一站、新马泰老年团。放到孙文的那个时代可不是这么回事儿。南洋可是资源中心,橡胶、黄梨(菠萝)、锡矿、木材、面粉……支撑起了东亚地区最繁荣的经济。

 

经济好到什么地步呢?明治维新时期,日本十万娼妓下南洋,卖淫的钱汇到国内建设新日本,支撑起了日本帝国现代化第一笔资金投入。那个教育家福沢谕吉,就是1万日币的头像,曾说过:日本征服亚洲靠着两个武器,第一是枪,第二是娘子军。


 

娘子军,就是这群可怜的日本“南洋姐”,那个电影《望乡》讲的就是这段历史。倒霉姑娘被拐卖到南洋卖淫,老板极尽剥削,积累了姑娘们的血汗钱搞实业,支持政府的侵略路线,这电影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日本的缩影。

 

总体而言,权贵的态度是:她们的钱很好、很干净,日本政府表示很喜欢;她们的身体很脏、很让人尴尬,明治当局表示很不方便提,最好他们都死在海外算了,我当做没看到。


《望乡》里的阿崎,没有听好心老鸨阿菊姐的劝,从南洋回国。结果后半辈子倍受歧视,成了祖国的贱民,惨的一比。

 

有兴趣的可以看看《望乡》,惨的要命

 

所以说,日本国内那些个右翼,讲起“明治维新”一口咬定日本民族天赋奇才、艰苦奋斗,崛起是天照大神保佑,可特么要点碧莲,想想当年那些可怜人吧。

 

不好意思,偏离主线了。对于南洋这种机会,作为亚洲犹太人的中国沿海老乡怎么可能错过。


清末、闽粤桂,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、满清恶政荼毒对象、天地会和太平军的摇篮、朝廷重点镇压目标,兼具政治、经济双重压迫。

 

苦难之下,老表们勇闯天涯,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…..建起了一座座中国城、搞出一堆堆天地会海外分舵、培养了一个个黄梨大王、橡胶大王、锡矿大王……他们一边兴建实业,一边支持革命。

 

比如孙中山用来策划造反的新加坡“晚晴园”,就是富商张永福提供的,他的外甥林义顺,和陈嘉庚两人号称“橡胶大王”,都是孙中山的铁粉。


建议外企的兄弟们,下次去亚太区总部开会的时候,顺便去一下老孙的亚太区总部,大人路12号,晚晴园遗址。虽然能看的东西不多,也算是聊表敬意。



著名的汪精卫同志,当年意气风发,就经常跑南洋地区募捐;他老婆陈璧君,家里是马来西亚橡胶巨富,人称陈百万,就是在小汪宣传革命的时候成了迷妹。


这也不奇怪,他老板孙大炮也是一边拿宋嘉树的钱,一边把宋家二女儿变成了迷妹,也算是同盟会的传统手艺了。

 

孙中山在晚清园和投资方的合影

 

当然,瞄着这帮钱袋子的肯定不止老孙一个嘛,当时他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康有为,也就是那帮保皇党。老康戊戌变法之后流亡海外,也在华侨圈子筹(骗)款(钱)。


这货号称有皇帝“衣带诏”(其实并没有),说皇帝复位后,捐了款的可以回国换官做,把华侨们忽悠的一愣一愣的。

 

康有为的套路也是被发扬光大了

 

衣带诏虽然是假的,老康看起来更像权贵倒是真的,毕竟他也算是在皇帝身边待过的人了,比起“假洋鬼子”孙文看起来要“靠谱”很多。保皇党的口号是“皇帝上位有官做”,一听就比“创建民国”更有可操作性。

 

所以国父最早的形象主要是“扯大炮”,为啥叫扯大炮呢?因为他只能放嘴炮嘛。当时的场景是:


老孙在乌节路,一到店,喝酒的人就看着他笑。

 

有的叫到:“孙大炮,你今天还想推翻朝廷吗?”

国父说:“想啊,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。”

 

“你要推翻朝廷,你有兵吗?”

“有啊,我的兵很多啊,天下义士都是我的兵”。

 

“你既然这么多的兵,他们都到哪里去了?”

“朝廷正帮我练着呢,大清的兵,有一天都是我的兵。”


众人哈哈大笑,“真是扯大炮啊!”店里店外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

 

不仅一般华侨,号称“有眼光”的那帮富商,很多也看不上老孙。比如马来西亚“锡矿大王”胡子春,就根本不觉得一个医生能搞出啥毛线来,选择跟着老康勾勾搭搭,一度还传出来要对孙中山动手,搞的老孙连夜换酒店­避风头。

 

所以创业的同志如果被风投嘲笑了,不要气馁,起码人家没说要干掉你嘛。

 

面对市场上不同的商业模式、无底线的对手、以及口袋很深的敌对投资人,创业家孙文明智的选择了差异化竞争道路。


所谓人家攀龙附凤、我就底层出动;人家自顶向下、我就地推打架。

 

之前不是说过太平天国失败后,大量天朝败兵、天地会兄弟逃难南洋吗。数十年间,这些人早已把海外天地会发扬光大,当时华侨十之八九都是洪门中人。


所以老孙坚定加入了海外洪门,成为了光荣的会党大哥“共龙头”,并顺着这个打造了自己的顶级募捐团队。

 

他在南洋的日常就是拉着海外天地会宣传“反清复明”,走起了会党路线。可谓深得迈克尔·波特《竞争战略》精髓,建议麦府的朋友做个案例分享一下。

 

像黄仲涵,人称印尼糖王,他爹黄志信就是厦门小刀会的;孙中山的好基友,新加坡医生吴杰模,他爹则是福建小刀会旧部。两位爹都是事败之后逃亡海外,造反属于家学,天生的革命铁粉,帮着老孙又是拉人又是造势。


所以,这批华侨,身兼实业家、革命党、黑社会三大属性,带领了清末海外会党和革命党融合的风潮,创时代先河,可谓相当之牛叉。


到1905年左右,南洋筹款大有起色。

 

创业这东西,讲究个日久见人心。刚开始大家都在画大饼,毕竟嘴炮也不犯法。不过康有为筹到钱之后玩古董、炒房、置地、买岛,这就是臭流氓了。


相比之下,孙中山的筹款全投了革命,辛亥前一直是个穷光蛋,“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”大家也看在眼里。

 

慢慢的,围绕在老孙旁边的人越来越多,像之前说的胡子春,对清廷越来越失望,也慢慢了开始投资到孙大炮身上。所以,创业同胞不要着急,等个10年,谁是马斯克,谁是贾跃亭一目了然。

 

顺便说一嘴,后来老康娶了5个姨太太,日子爽的一比,但名声很不咋地。七十大寿的时候,民国第一喷子章太炎送他的对联是:“国之将亡必有,老而不死是为”,藏在尾巴里的是“有为”两个字,如果写全了是“国之将亡必有妖,老而不死是为贼”,可以说评价非常到位了。


 老康全家福


说书到这里,大家是不是有筹款工作渐入佳境、革命胜利指日可待的感觉?显然不是如此。就算再努力,孙中山搞到的那点钱,比起造反的巨额开销来都是个零头。


打仗实在是个无底洞,武器要钱、雇人打仗要钱、收买清兵要钱、打的好给奖励要钱、打败了安置还是要钱。老孙几次起义,都因为钱不到位、不及时而出大纰漏。

 

是因为同志们不努力吗?马来西亚吴世荣,卖了房子捐钱;夏威夷孙眉,支持他弟弟搞革命,一路从“茂宜王”捐到濒临破产;欧洲张静江,卖了他在巴黎的店支持老孙;新加坡陈楚楠,捐钱捐到兄弟吵架分家……

 

北美洪门为了筹款还成立了“美洲洪门筹饷局”,老大黄山德、司徒美堂(这个知识点后面有用)带着老孙到处化缘。黄花岗起义前后,温哥华、蒙特利尔、多伦多、旧金山,各地洪门堂口都是抵押堂产捐款……

 

可以说,华侨捐钱,从业绩来说是59分,从努力程度来说是90分。只不过中国地大、政府势强。比起满清海关一年3000万两白银的收入来说,那点毁家纡难的捐款实在不够塞牙缝。

 

所以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这句话,孙前辈说的可不是一次两次了。面对投资方,老孙可以说脸被打到无言以对。


第一次失败是没有经验,第二次失败是资金不到位,第三次失败是赛道有问题,第四次失败是组织没有调整好,第五次是技术团队路线不对………等到第八、第九次失败,所有人不免都灰心丧气。

 

于是,1911年,大统领孙文奋力号召,以全副声望为赌注,投资第十次起义。寰宇华侨,纷纷倾囊响应;海内义士,个个集结广州。南洋革命青年写下绝命书、告别娇妻老父、追随黄兴亲赴前线,为中国孤注一掷。

 

4月,被寄予厚望的黄花岗起义大败,同盟会年轻一代横死街头,“吾党菁华,付之一炬”。黄克强悲痛欲绝,想拿炸药包拼掉算了。

 

老孙怎么办呢?老孙说:“黄兴你特么还不能死,你死了自己倒轻松了,你死了以后谁特么去指挥起义?”


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。


黄花岗之后,黄兴流亡香港,继续跑江湖;孙文远赴美国,继续搞募捐,开始准备第十一次起义。

 

吾党菁华,付之一炬

 

老孙的神经,真是比钢筋还粗。

 

当然,牛逼归牛逼,总结失败教训还是要的。创业公司,不“复盘”可不就是白失败了吗。我们非常有必要从实操层面看看哪里出了问题,这就牵涉到了“武器”和“组织”。


咱们明天继续聊啊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